• 08-05 2025
    admin
    一 导语       我们介绍了声学成像技术在电力巡检领域的应用,结尾处提到了几个技术落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的首要问题便是缺乏统一的行业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难以全面、准确评估声学成像产品的性能和功能,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以声学成像产品的应用标准现状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影响用户体验和标准制定的声像仪核心性能评价指标,为后续行业内群策群力,共同建立和优化统一的规范标准提供一些思考。 二 声学成像产品的应用标准现状       声学成像仪,也叫空气超声成像仪,一般由传声器阵列、摄像头、阵列信号采集分析单元以及阵列信号分析软件等组成,采用传声器阵列波束形成技术获取指定频段的声源位置,并配合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画面,将声成像动态地呈现在显示器上,可用于气体泄漏、真空泄漏、局放故障点检测,也可用于车厢、船舶气密性检测及机械振动异响定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国内声学成像产品的研发水平、应用研究和销售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溯源需求逐渐增多,但相应的...
  • 07-29 2025
    admin
          红外光学作为现代光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在军事、医疗、工业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红外光学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历程、核心器件与系统构成、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红外辐射特性、大气传输窗口、探测器技术等关键概念的深入解析,揭示了红外光学技术如何突破人类视觉限制,实现对"不可见世界"的探测与成像。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红外光学在夜视、热成像、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探讨了新型材料、智能算法与多光谱融合技术为红外光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最后,对未来红外光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红外光学的概念与意义       红外光学是研究红外辐射(波长范围约0.75μm至1000μm)的产生、传播、探测及其应用的科学与技术领域。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通过棱镜色散太阳光并用温度计测量不同颜色区域温度时,意外发现了超出红色光区域仍存在"看不见的热线",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红外辐射认知的开端。...
  • 07-22 2025
    admin
    二类超晶格(T2SL)红外探测器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于更远距离成像、更高速度的运动目标追踪。量子效率(QE)是决定光电探测器能否高质量成像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T2SL红外探测器的QE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邮电大学周峰研究员团队梳理了中长波T2SL红外探测器量子效率提高的方法,归纳了多种调控手段,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量子效率的影响,对高品质中长波红外探测器的产业化技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研究成果以“T2SL红外探测器高量子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为题发表在《激光技术》期刊上。 T2SL材料特性 T2SL是两种不同材料从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结构,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由于带隙灵活可调、高大面积均匀性、较高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低俄歇复合及宽光谱响应范围(3 μm~30 μm)等优点,但由于T2SL材料中的Shockley-Read-Hall(SRH)复合限制了光生载流子扩散长度,使得T2SL具有相对较短的载流子寿命,且工艺上难生长较厚的高质量T2SL外延材料,薄的外延材...
  • 06-18 2025
    admin
          快速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简称“快反镜”,也被称为偏摆镜或精瞄镜,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化的精密装置。该装置通过与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的传感器协同工作,可构建高精度光学扫描跟踪系统,具备极高的角度分辨率、响应速度和带宽特性。      作为光电精密跟踪系统的核心组件,快反镜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光束方向的精准控制。其显著技术优势体现在超快响应速度与超高控制精度的有机结合,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光路误差校正:有效补偿光路中的倾斜误差,确保光束传输路径的稳定性;      •光束指向稳定:通过动态调节反射镜面姿态,抑制外界干扰引起的光束抖动;      •快速跟踪系统:在光电跟踪场景中实现对目标的实时捕捉与持续锁定。 一、快反镜的工作原理        快反镜采用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传动的复合结构,主要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压电陶瓷(利用逆压电效应实现纳米级位移)&bul...